一、金秋砂糖桔基本情況
金秋砂糖橘苗簡介:金秋砂糖橘苗生長勢較強,枝梢長度一般不長、葉片較大。春夏開花結(jié)果,9月下旬開始著色,10月中旬全面橙色,11月初紅色,果實可從10月中下旬開始分批采摘上市,一直可采摘到12月下旬,在此期間糖度一直上升,不退糖。
金秋砂糖橘品種優(yōu)勢:金秋砂糖桔外觀艷麗,細嫩化渣、風味純甜,品質(zhì)上乘,遺傳了父本沙糖桔的主要優(yōu)點,果面濃紅靚麗,果皮光滑,蠟質(zhì)層鮮亮。
可溶性固性物較同期上市的溫州蜜柑高2-3個百分點;與另一主栽品種南豐蜜桔相比,細嫩化渣,果皮紅亮的金秋砂糖桔競爭優(yōu)勢更為明顯;與全國栽植面積最大的沙糖桔相比,成熟期早一個半月以上,口感、豐產(chǎn)性表現(xiàn)更有優(yōu)勢。
中低光照區(qū),一般最遲采收期為12月底,四川覆膜越冬栽培最遲可到次年2月,果實品質(zhì)一直優(yōu)于同一地區(qū)栽培的沙糖桔,且果實留樹期間,不浮皮、不枯水。單一栽培或與無核品種混栽,表現(xiàn)無核。
二、栽培技術
園地選擇:宜建在沙壤土或壤土中,對土壤含氧量要求較高,土質(zhì)疏松、土層深厚有助于苗木的生長(土壤厚度超過60cm為宜,保證絕大多數(shù)根系的分布)。
種植規(guī)模:氣候條件好、年光照時間長的地區(qū)(如廣東、廣西)種植100-120株/畝,株行距3x2米,兩廣地區(qū)因為氣候條件,有些推廣矮密早(矮樹,密植,早點豐產(chǎn)),但是需要注意管理,注意果樹通風,切勿過密,造成果樹交叉,不通風透光,藥物無法噴灑,影響產(chǎn)量及樹體管理。
在氣候條件弱、年光照時間相對短一點的地區(qū)(如四川)就要稍微種少一點,建議種60-80株/畝,平坦田地株行距按2.8m*4m定植,每畝60株;緩坡地,株行距按2.8m*3.5m定植,每畝68~70株。丘陵和坡地要比平地多種植一些。
定植時間:(金秋砂糖橘陸地1年苗、2年苗適合9、10、11、12、3、4、5月移栽)另外,柑桔較為常見的是春植(在春梢轉(zhuǎn)綠后進行),春季氣溫回升,雨水充足,成活率高;另外還有秋植和冬植。秋植在秋梢老熟后進行,冬植在春芽萌動前進行,秋、冬種植的優(yōu)點是根系修復期較長,缺點是秋植時傷根易導致來年幼樹開花進而影響生長,冬植易受凍害、來年抽梢不整齊。
定值方法:將種植的金秋幼苗進行修剪,剪除根尖部分主根亦可蘸生根粉,還需剪掉部分枝葉。有表層土混入腐熟后的有機肥回填種植穴,形成一個高出地面25cm左右的小種植穴;種植穴可添加含微生物菌的有機肥。將處理后苗木種植在小種植穴中,使柑桔根須舒展(避免有機肥直接接觸根須),栽種半天后澆透水分并踩實,覆土踩實后不超過嫁接口。
定植后管理:種植1個月內(nèi)要保持土壤濕潤,手握成團無水滴出、松手土自然散開。否則及時澆水,不可急于施肥避免肥害影響成活。一般定植15天左右根系開始修復、生長,1個月左右新芽即可抽出,新芽抽出后才可施肥。施肥原則“薄施勤施”,施有利于生根的腐殖酸水溶肥。
①樹勢。金秋相對來說是一個樹勢比較旺盛的品種,管理上需要大肥大水,跟沃柑一樣。肥水充足的話,葉片抽出來都比較寬大,大的有柚子葉那么大;
②肥水。跟普通沙糖桔不同的是,金秋作為一個雜柑,需要大肥大水。肥水供應不充足,就會導致抽梢節(jié)間短、葉片小而緊湊,這一點管理上需要注意,特別是有機肥的施用要足。如果用管理早熟溫州蜜柑、南豐等品種的施肥方法來管理金秋,是管理不好的。
③保花保果。金秋目前嫁接的砧木有香橙、枳、紅桔、枳橙等,從結(jié)果表現(xiàn)來看,均不需要環(huán)割保果,但920還是要打的,使用濃度跟普通沙糖桔保果濃度一樣,使用2次。
④控產(chǎn)。金秋豐產(chǎn)性強,呈串狀結(jié)果,如果不合理控制,則會放不出秋梢,導致第二年減產(chǎn),嚴重的樹勢衰弱。所以要合理控制掛果量,結(jié)串果的可以剪掉頂端1-3個果放梢。
⑤一定要早放秋梢。金秋轉(zhuǎn)色成熟時間跨越8-10月份三個月,這段時間恰逢秋梢生長期。這段時間樹體又要供營養(yǎng)給果子促進增糖轉(zhuǎn)色,如果又要供應營養(yǎng)給秋梢生長,果子著色增糖成熟將會推遲。只有秋梢老熟了才能制造光合有機產(chǎn)物,供應給果子,促進增糖著色。
⑥控水。要想金秋成熟時口感好,必須得控水,按照金秋10月下旬采摘上市的話,我認為可以從9月初就可以在地上鋪防水反光膜,減少雨水、促進著色、提升糖度。
三、病蟲害防治
金秋作為早熟品種,跟溫州蜜柑、愛媛28一樣,同樣繞不開一個蟲,那就是果實蠅、吸果夜蛾,不注重防治果子會掉滿地,這個管理上需要注意防治。還有一點,就是褐斑病,也是高感,雨季需要著重打藥防治,現(xiàn)在正常的打藥管理已能解決,極少看到有果園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