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菜種子,黃秋葵種子,優(yōu)質(zhì)羊角豆種子銷售
別名秋葵(學名:Abel米oschus esculentus)、黃葵、洋茄、羊角菜、羊角豆、羊角椒,洋辣椒。是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以采收嫩莢供食用,花和嫩葉也可食用。原產(chǎn)于非洲,之后進入美洲和其他地區(qū),中國也有種植。美國人叫它“植物黃金金秋葵”,是降血糖的良藥。黃秋葵可以深加工成花茶、飲料、膠囊、干蔬、油等。
補腎菜又稱“補腎草”,原產(chǎn)非洲,錦葵科,草本一年生植物。菲律賓把補腎菜譽為“國菜”。不少國家作為運動員用菜首選,?更有甚者,一些國家作為男性補品或老人強腎補虛的“藥品”,咖啡添加劑或代用品。目前,補腎菜在人類保健食療強身領(lǐng)域地位顯赫,市場受寵。其幼苗、葉、芽、花、果、種子均可食用,成熟的種子可提取特殊的食藥兩用油,根可藥用,可謂渾身是寶。主要食用鮮嫩的蒴果,蒴果中含有一種粘性糖蛋白,有保護腸胃、肝臟和皮膚粘膜的作用,并可治療胃炎,胃潰瘍及痔瘺。鮮蒴果肉質(zhì)細嫩,風味獨特,清香可口。做菜食用可素妙,也可與雞魚蛋肉配伍,可單獨涼拌,也可與其它果蔬及豆制品配菜,并且是涮火鍋的高檔菜。
可觀賞,食用,原產(chǎn)于非洲東北部。近年來,在日本和歐美各國已成為熱門
蔬菜,在我國上海、廣州等地也頗受人們青睞,在北方地區(qū)也正在被人們重視。黃秋葵以幼嫩蒴果為食用器官,因果形如羊角而得名羊角豆。嫩果中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鐵、鈣及一種粘性糖蛋白質(zhì),對治療胃炎、胃潰瘍及痔瘺,陽萎等有功效,是一種很好的食療蔬菜,具有廣闊的前景。
補腎菜為直根系,較發(fā)達,莖直立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黑土、沙壤土、紅粘土,酸堿度比值大小均能適應。植株自下而上順延開花結(jié)果,果實為蒴果形,蒴果五棱.可完全利用保護地周年生產(chǎn)。補腎菜從播種到采收為50天,可持續(xù)收獲100天以上,最高畝產(chǎn)蒴果可達2000公斤。
黃秋葵的藥用價值
4.1 助消化,護腸胃:黃秋葵的粘性物質(zhì),可促進胃腸蠕動,有益于助消化,益腸胃;
4.2 降血脂:黃秋葵的粘性物質(zhì)中含有50%的可溶性纖維素,能有效降低血清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病;
4.3 耐缺氧:可提高耐缺氧能力;
4.4 保護肝臟:黃秋葵的果膠,多糖有護肝功效;
4.5 防治便秘、防腸癌:黃秋葵的粘性物質(zhì)中含有50%的可溶性纖維素有利通便、排毒、防癌;
4.6 補鈣:黃秋葵不僅含鈣量與鮮奶相當,且鈣的吸收率在50-60%,高于牛奶1倍,故是理想的鈣源;
4.7 減肥:黃秋葵為低能量食物,是很好的減肥食物;
4.8 延緩衰老:黃酮含量為2.8%,具有抗氧化、防衰老作用;
4.9 壯陽、抗疲勞(如前述);
4.10 美容、護膚:外用、內(nèi)服均有效。
食用方法
黃秋葵食用方法多樣,既可涼拌,又可熱炒、油炸,還可湯食。主要利用方式有如下幾種:
(1)涼拌輕輕切除果蒂,置于沸水中2~3分鐘,撈出,涼水速沖,切成細絲,加入各種佐料調(diào)制。
(2)炒食去蒂后放入沸水中30秒左右,撈出控水,切成厚1厘米的片備用。取瘦豬肉切片,放油鍋中爆炒,隨即加入黃秋葵片,旺火速炒,加入調(diào)料,起鍋裝盤即可。
(3)油炸取面粉適量,加
雞蛋1個,水調(diào)至糊狀,調(diào)料適當。將去蒂后的黃秋葵粘裹面糊,下油鍋炸至乳黃色起鍋裝盤,蘸調(diào)料食用即可。
(4)湯食 分花湯(又分鮮花湯與干花)與嫩莢湯、根湯,可與鮮肉、蛋做即食湯,其干花與根可分別制作老火例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