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源】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不結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L.ssp.chinensisMakino的變種。
【別名】油白菜,夏菘,青菜。
【性味】平,甘。
【功用】解熱除煩,通利腸胃。小白菜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具有清肝的作用。
【成分】可食用部分達81%。每100g含能量63kj、水分94.5g、蛋白質1.5g、脂肪0.3g、膳食纖維1.1g、碳水化合物1. 6g、胡蘿卜素1680μg、視黃醇當量280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9mg、尼克酸0.7mg;維生素C 28mg、維生家E 0.7mg;鉀178mg、鈉73.5mg、鈣90mg、鎂18mg、鐵1.3mg、錳0.16mg、鋅0.35mg,銅0.06mg、磷26mg、硒1.06μg。
小白菜是普通白菜的俗稱,由十字花科-蕓薹屬-蕓薹種演變而來的白菜亞種,是不結球白菜的變種,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我國。
英文名:bok choy、Pak-choi(按粵語發音),Chinese mustard,Chinese white cabbage.
小白菜性喜冷涼,又較耐低溫和高溫,幾乎一年到頭都可種植、上市。但如果從適口性、安全性和營養性看,一、二、三月則是小白菜消費的最佳季節。冬季溫度較低,小白菜的碳水化合物轉為糖,油脂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磷脂含量增加,從而提高耐旱能力。對消費者來講,更富營養性,使用起來軟糯可口,清香鮮美,帶有甜味。
小白菜可煮食或炒食,亦可做成菜湯或者涼拌食用。小白菜所含營養價值成分與白菜相近似,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膳食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其中鈣的含量較高,幾乎等于白菜含量的2~3倍。
小白菜性平,味甘。可治療肺熱咳嗽、便秘、丹毒、漆瘡等疾病。
小白菜含鈣量高,是防治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的理想蔬菜。小兒缺鈣,骨軟、發禿,可用小白菜煮湯加鹽或糖令其飲服,經常食用頗有益。
小白菜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泛酸等,具有緩解精神緊張的功能。考試前多吃小白菜,有助于保持平靜的心態。
小白菜富含抗過敏的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族、鉀、硒等,小白菜有利于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患癌癥危險性,并能通腸利胃,促進腸管蠕動,保持大便通暢。還能健脾利尿,促進吸收,而且有助于蕁麻疹的消退。
小白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清炒或是與香菇、蘑菇、筍等拌炒,小白菜湯有利于減肥;
小白菜一般人皆可食用。尤其適宜于肺熱咳嗽、便秘、丹毒、漆瘡、瘡癤等患者及缺鈣者食用。
因小白菜性涼,故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小白菜不易生食。用小白菜制作菜肴,炒、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失營養。小白菜包裹后冷藏只能維持2-3天,如連根一起貯藏,可稍延長1-2天。
根據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及栽培特點,白菜可分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各包括不同類型品種。品種分類
①秋冬白菜:中國南方廣泛栽培、品種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為主,依葉柄色澤不同分為白梗類型和青梗類型。白梗類型的代表品種有南京矮腳黃、常州長白梗、廣東矮腳烏葉、合肥小葉菜等。青梗類型的代表品種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冬、常州青梗菜等。
②春白菜:植株多開展,少數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強、耐寒、豐產。按抽薹早晚和供應期又分為早春菜和晚春菜。早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亮白葉、無錫三月白及青梗的杭州晚油冬、上海三月慢等。晚春菜的代表品種有白梗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蠶白菜等及青梗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等。
③夏白菜、夏秋高溫季節栽培,又稱"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種有上海火白菜、廣州馬耳白菜、南京矮雜一號等。
1.小白菜為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最豐富的蔬菜之一,為保證身體的生理需要提供物質條件,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2.小白菜中含有大量胡蘿卜素比豆類、番茄、瓜類都多,并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進入人體后,可促進皮膚細胞代謝,防止皮膚粗糙及色素沉著,使皮膚亮潔,延緩衰老。
小白菜是芥屬栽培植物,莖葉可食,常作一年生栽培,它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中國菜園網為您介結的方法,本網站提供各類陽臺種植道具,如有需要,請與本公司聯系。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一步、材料準備
所需材料:種子、菜園土、腐葉土、有機肥、栽培容器、竹簽、噴壺、小耙
a、品種選擇:一般白菜的品種都可以用來盆栽。
b、栽培土的選擇:營養土以疏松、透氣、保水保肥為宜。一般用菜園土、腐葉土加有機肥按一定比例混配。
c、栽培容器 :可以用淺的花盆、木盆、泡沫塑料箱等,一般栽種單株的容器深度以15-20厘米,也可以在天臺上用磚砌成栽培槽。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二步、播種育苗
a、小白菜可直接播種,也可育苗移栽。可先將種子浸泡在50~55℃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再置于常溫的水中浸泡6~8小時。
b、待種子快浸泡好時,將營養土裝入容器內并整平,用噴壺澆透水,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再在覆蓋一層1cm細土即可。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三步、入盆
a、需要進行分苗移栽的,小苗4片葉時進行移栽入盆。
b、入盆前先將花盆洗凈,盆底墊上瓦片,裝入營養土至盆沿3~4cm為宜。間隔10cm左右挖好5~7cm深的穴。
c、用竹簽小心挖出白菜苗,栽植時將根系垂直,舒展栽在穴內,將植株扶正,埋好即可。
d、栽后澆足底水。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四步、日常管理
a、光照條件:小白菜喜溫暖濕潤環境,栽培時可以放在樓頂天臺、陽臺等陽光充足的地方。
b、移栽后緩苗前要保濕、保溫、遮陰,4-5天后逐漸見陽光,即可緩苗。
c、施肥管理:在生長期內伴隨澆水追肥2-3次,以氮磷鉀復合肥為宜。
d、在播種后20-40天即可采收食用。
小白菜陽臺種植第五步、注意事項
a、澆水以早晚進行最好,不可以在過熱的中午澆水,澆過水后待水滲入土壤不黏時,用小耙松松土。
b、南方全年可播種,但夏季溫度高不宜生長,以春秋播種最佳;北方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種,冬天在室內也可以,但生長期會加長。
蒜頭白、瓢兒白等小白菜8-11月均可以播,烏塌菜耐寒不耐熱,不宜早播,一般10-11月播,雨季播種雖能生長,但品質差。紅菜苔早熟種7-8月播,晚熟種9-10月播,菜心適溫范圍較廣,4-10月均可以播,但以8-9月播的品質好。
小白菜類型可以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生長期短,植株矮小的多行直播。早熟種對溫度反應敏感,生長發育快,要預防未熟抽苔,中晚熟種對溫度要求較嚴,又不宜過早播種。秋冬播用種量0.75-1公斤/畝,夏秋播要1.5-2公斤,可以撒播也可點播,間拔采收。定植或留苗距離秋季20-24厘米,冬季15-18厘米。
小白菜根系分布淺,吸收能力弱,生長期短,直播定苗后及移栽成活后應及時追肥,以后隔10-15天再施一次追肥,用尿素15-20公斤。追肥要結合灌水,保持土壤濕潤。
常見蟲害
斜紋夜盜蟲,紋白蝶,黃條葉蚤,蠅蟲,蚜蟲,薊馬
常見病害
根腫病
【發病特征】:
主要危害地下根部,因受病菌的刺激造成細胞增生和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腫瘤。地上部分初期多不明顯,當病情進一步發展時,輕則表現缺肥狀,重則葉片萎垂至枯死。
【發病規律】:
病原為鞭毛菌亞門的蕓薹根腫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最適溫度為18~25度,最適土壤持水量為70%,最適酸堿度為5.4~6.5,病原主要通過感病菜苗或帶菌泥土傳播,田間則通過雨水、灌溉水、線蟲、昆蟲農具和人畜等傳播。
【防治方法】:
(1)實施檢疫。
(2)實行水旱輪作。
(3)在定植前用1%石灰水作定根水和成活后繼續淋施1~2次。
(4)生長期用菌根消一包兌水150市斤淋濕。
白粉病
【發病特征】:本病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褪綠黃斑,不定形,分界不明顯;相應的葉背出現不定形白斑,邊緣界限亦不明顯。隨病情的發展,病斑數目增多和擴大,并互相連合成斑塊,斑面粉狀物癥狀越來越明顯,嚴重時覆蓋葉片大部分甚至全部,外觀像被披了一層面粉故而得名。
【發病規律】:
白粉病是一種真菌病害,有階段性和無階段性兩種。在寒冷地區,病菌以有性階段子實體閉囊殼隨病殘體越冬,并成為第二年病害初浸染源。在次侵染源則為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溫暖地區,病菌以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完成病害周年循環。
【防治方法】:
(1)適當補充磷鉀肥,補充葉面肥,增強植株抵抗力。
(2)發病初期連續噴施金世紀或60%菌可得100倍液。
一、霜霉病
各播期均可發生。防治方法:采用抗病品種;用雷多米爾600-800倍液、達科寧500 -600倍液噴灑。
二、炭疽病
主要危害葉片及葉柄。葉片染病,初生灰白色或褪綠水漬狀斑點,后擴大為圓形或近圓形灰褐色斑,發病后期,病斑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葉柄染病,形成長圓形或紡錘形至梭形凹陷,灰褐色,濕度大時病斑上常有赭紅色粘質物。該病屬高溫高溫型真菌病害,7-9月為發生適期,高溫天氣下陣雨易發病。
菜心以葉片染病為主,而小白菜的葉片、葉柄均可染病。炭疽病在夏季各菜場均普遍發生,且傳播速度極快。
【防治方法】:種植前施足基肥,避免偏施氮肥;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地高畦種植,及時清除病葉,避免種植太密不通風;用葉斑凈1000倍液或施保功1500倍液噴施,5-7天噴1次,連噴2-3次。
三、絲核菌葉片腐爛病
6-8月高溫多雨天氣發生最盛,危害葉片,初呈水燙狀濕腐病斑,擴大后變為不規則形,干燥后為灰白色,在濕腐處密布蛛網菌絲體,后變為棕褐色的菌核。該病易傳染蔓延。
【防治方法】: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懸浮劑800倍液噴灑。
四、軟腐病
屬細菌性病害,多從傷口入浸,初呈半透明水漬狀,2-3天后變成灰色或褐色,表皮稍下陷,上面有白色細菌粘液,腐爛后放出特殊臭味。在高溫多雨情況下容易發生。
防治方法:盡可能與水稻或瓜豆類輪作;選用抗病品種;避免偏施氮肥;用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噴灑。
五、病毒病
苗期受害,病葉會發生畸形,嚴重的生長受阻,植株矮化,影響產量和品質。
采取綜合預防措施:種植前施足有機肥,消滅蚜蟲傳染源,選用抗病品種,盡量采用直播栽培。
小白菜含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碳水化合物、酸性果膠、鈣、磷、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小白菜是蔬菜中含礦物質和維生素最豐富的菜。與大白菜相比,小白菜的含鈣量是其2倍,維生素C含量約為3倍,胡蘿卜素含量高達74倍。
小白菜所含的礦物質鈣、磷能夠促進骨骼發育,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機體造血功能。它還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泛酸等,能緩解精神緊張,考試前多吃小白菜有助于保持心態平靜。小白菜還含有抗過敏的維生素,有助于蕁麻疹的消退。
1. 提供營養、強身健體:
2. 保持血管彈性:
小白菜中含有大量粗纖維,其進入人體內與脂肪結合后,可防止血漿膽固醇形成,促使膽固醇代謝物膽酸得以排出體外,以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保持血管彈性。
3. 潤澤皮膚、延緩衰老:
小白菜中含有大量胡蘿卜素比豆類、番茄、瓜類都多,并且還有豐富的維生素C,進入人體后,可促進皮膚細胞代謝,防止皮膚粗糙及色素沉著,使皮膚亮潔,延緩衰老。
4. 防癌抗癌:
小白菜中所含的維生素C,在體內形成一種"透明質酸抑制物",這種物質具有抗癌作用,可使癌細胞喪失活力。此外,青菜中含有的粗纖維可促進大腸蠕動,增加大腸內毒素的排出,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5.通腸利胃
中醫認為,小白菜養胃和中,味苦微寒,通腸利胃。小白菜富含維生素c和鈣質,還含鐵、磷、胡蘿卜素和b族維生素等。
還有洋白菜,即卷心菜,性味苦平,能益心腎,健脾胃,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促進愈合的作用。
能量15千卡
蛋白質1.5克
脂肪0.3克
碳水化合物2.7克
葉酸43.6微克
膳食纖維1.1克
維生素A280微克
胡蘿卜素1680微克
硫胺素0.02毫克
核黃素0.09毫克
煙酸0.7毫克
維生素C28毫克
維生素E0.7毫克
鈣90毫克
磷36毫克
鉀178毫克
鈉73.5毫克
碘10微克
鎂18毫克
鐵1.9毫克
鋅0.51毫克
硒1.17微克
銅0.08毫克
錳0.27毫克
【適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不宜多食小白菜。
【烹飪指導】用小白菜制作菜肴,炒、熬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失營養。
【食療作用】小白菜具有清熱除煩,行氣祛瘀,消腫散結,通利胃腸等功效;
主治肺熱咳嗽、身熱、口渴、胸悶、心煩、食少便秘、腹脹等病癥。
【備注】存放青菜忌用水洗,水洗后,莖葉細胞外的滲透壓和細胞呼吸均發生改變,造成莖葉細胞死亡潰爛,營養成分大損。
□相宜的黃金搭配
√小白菜+豬肉=促進兒童成長
◎新鮮的小白菜呈綠色、鮮艷而有光澤、無黃葉、無腐爛、無蟲蛀現象。在選購時,如發現小白菜的顏色暗淡,無光澤,夾有枯黃葉、腐爛葉,并有蟲斑,則為劣質小白菜。
◎小白菜因質地嬌嫩,容易腐爛變質,一般是隨買隨吃。如保存在冰箱內,至多能保鮮1~2天。
小白菜大米粥
大米1碗,小白菜的葉子適量。
【做法】
1.將小白菜洗凈,放入開水鍋內煮軟,切碎,備用。
2.將大米洗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放入鍋內,煮30~40分鐘,在停火之前加入切碎的小白菜,再煮10分鐘即成。
【材料】北豆腐、姜、西紅柿、小白菜、鹽、蘑菇精。
小白菜燉豆腐
【做法】
1.燒油炒一下姜沫
2.放入西紅柿炒化
3.放入切碎的豆腐,翻炒片刻,加水煮10分鐘
4.小白菜切碎,放進去煮沸,加入少量鹽和蘑菇粉調味即可
雞汁豆腐燒小白菜
【材料】小白菜、日本豆腐各200克,西紅柿丁50克。
【調料】鹽1小匙,雞精半小匙,高湯小半碗,濃縮雞汁1大匙。
【做法】
1.小白菜洗凈瀝干,切碎粒;日本豆腐切塊,略微氽燙后,撈出瀝干。
2.油鍋燒熱,放入小白菜粒炒熟,加鹽調味后,盛入盤中心,再把日本豆腐移入盤內小白菜周圍。
3.鍋置火上,放入高湯、濃縮雞汁燒開,加鹽、雞精調味,澆在盤內小白菜周邊,再撒上西紅柿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