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被林先生的父親得知后,父親愧疚又心疼,跟林先生視頻的時候,淚流滿面。
林先生稱,對方是一個職業打假人,這樣的行為跟敲詐沒有什么區別,所以哪怕是被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一萬元、兩萬元,他都不會給對方這1000元的。因為他覺得,如果他給了這1000元,那人活得一點尊嚴都沒有了。不過林先生也呼吁,希望大家不要去網暴買家。
近日,貴州黔東南。一段打假博主在網絡上購買手工制作酸菜時,發現是三無產品進行訴訟的視頻走紅網絡,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事情是這樣的,林先生被被市場管理部門上門告知:自己賣的蘿卜酸菜涉嫌三無產品。隨后林先生經過與買家溝通后才得知,對方是一位職業打假的博主,在購買林先生父親制作的酸菜后,收到貨后發現是三無產品,然后進行了投訴。
買家要求林先生賠償1000元,則可以撤銷投訴。林先生表示:賣的酸菜9.9元,賠償十倍真的是太多了,而且酸菜都是父親新手做的,父親得知后非常的傷心。目前林先生還在索賠者溝通中,有關部門也在協調處理中。
網友們紛紛評論:這個應該算初級農產品,散裝賣。這個本身沒有預先定重量,每袋肯定重量不一樣。袋子只是為了方便快遞運送。就比如你去市場買水果,給你個袋子裝,而不是用手捧著一樣。如果是職業打假,也請德為先,摸摸良心,先想想你吃著好吃嗎,質量有問題嗎?也有網友評論:農村很多自種農食品,拿到市場賣也沒有產品證明,那全告他們嗎,這買主也窮的發瘋了。那鄉村街市上人家買的酸菜也是三無產品了,那你不用過普通人的生活了。還有網友評論:散賣一點毛病沒有,但是打上塑封包裝,商品的性質就變了,需要各種生產許可證,成分表,生產日期,保質期……這個是法律,沒辦法。
如果需要包裝的物品,而且是從網上銷售,最好是打上成分表,生產日期,保質期比較好,雖然是手工制作的,但還是要遵守相關的食品安全法律規定。也是為了讓人們吃的安心和放心,也避免一些心思不良的人有機可乘。
對此您有什么看法?
對此網友們也是紛紛熱議:
“自己吃或者送人無所謂,如果想賣貨就要有相關資質,是對消費者負責。否則就不要賣。”
“手工泡菜屬于初級農產品,可以反訴職業打假人敲詐勒索罪,贏定了,網絡證據滅失不了的!”
“這些農民自己賣的臘肉酸菜都沒有什么證明,又不是工廠,他應該知道的,這純粹是想訛別人。”
必須要說的是,這些所謂的打假人,目的只是為了賺錢,并沒有什么伸張正義的理念,所以不值得理解或同情。
不過同時也想說,農副產品,只要是經過加工的,自己吃或者送人沒事,但確實不能隨意進行售賣,因為按照相關規定來說,這確實不合法,而且也有衛生安全的隱患。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