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育種試驗田內整地播種。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攝
大力引進推廣優質農作物品種
從小網袋取出水稻種子撒在田壟上,插上寫有編號的標簽,隨后插上支架覆蓋薄膜……在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育種試驗田內,工作人員正忙著整地播種。
“我們主要推廣優質品種,以達到高產高效的目標,助力農民增產增收。”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負責人介紹,該所今年上半年共開展國家和省級農作物新品種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類、優新品種和高效栽培技術示范推廣類、科技攻關類等科研試驗項目約40項,其中試驗品種水稻227個、玉米約60個、花卉及特色作物30多個。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春耕開始前,圍繞全市農業產業發展需要,我市大力引進推廣優質稻絲苗米、甜玉米、花生品種,以及果樹、蔬菜、茶葉、花卉等優新品種,免費分發優質絲苗米常規稻種子1萬多斤到各縣(區)、鄉(鎮),用于良種示范推廣。
工作人員在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育種試驗田內整地播種。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攝
全市供銷系統農資儲備充足
春耕時節,農業生產也進入物資流通使用的旺季。我市供銷部門高度重視農資儲備工作。開展農資儲備工作以來,全市供銷系統農資供應正常,儲備充足。據統計,春耕期間,供銷社系統可供應及調度的化肥約4萬噸、農藥約2萬件,能夠保障我市春耕用肥用藥供應和應急救災需要,充分發揮供銷系統農資供應服務生力軍作用。
“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備戰春耕”。市供銷社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社要求各農資企業、農資經營店加強對農資經營場所的環境衛生管控,對開展農資配送等上門服務的人員、車輛及配送貨物,按規定進行消殺作業,盡量避免人員接觸,做到疫情防控和農資保供“兩手抓、兩不誤”。
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
近日,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來到龍門縣藍田瑤族鄉,與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共同部署春種具體事宜,免費提供甜玉米新品種“雪甜7401”“金佰甜15”“臺灣水果玉米”等種子一批,幫助當地調優作物種植結構,滿足消費市場需求。
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日前到惠城區橫瀝鎮指導食用菌、花卉、蔬菜等特色作物種植,提醒農戶做好蓄水備耕、育苗播種等生產工作,為今年春耕生產打好基礎……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春耕期間我市成立多個農業科技服務專家組,組織廣大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生產一線,開展農業科技培訓、主導品種推介、技術指導服務,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