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癥狀
根結線蟲主要以二齡幼蟲侵入蔬菜的根部,使根部形成根瘤,尤以側根和須根被害嚴重,嚴重時在根結上部形成不定形的大腫瘤,根系加粗,表面不平,并且根部逐漸發生腐爛,植株因缺水而枯死。被侵染后,發病輕者地上部癥狀表現不明顯,重者地上部分也有明顯的異常變化,發病植株發育不良,生長緩慢。嚴重時植株萎蔫似缺水,開始僅中午高溫整株萎蔫,早晚還能恢復正常,后來植株萎蔫不能再恢復,最后致使枯萎死亡。
二、侵染循環
病原線蟲主要以卵、少數以二齡幼蟲或雌蟲隨病殘體在土壤和糞肥中越冬。翌年3月以后,當氣溫上升至10℃時,在寄主根分泌物的引誘下,二齡幼蟲從近根冠的部位侵入。在24℃~30℃時完成一代需25~30天。田間主要通過病土、病苗和灌溉水傳播,農事操作及農具攜帶也能傳播。由于近年來蔬菜溫室大棚的推廣,使得根結線蟲全年都能發生危害。
三、發病條件
病原線蟲主要分布在深20厘米以內的耕作層中,以3~15厘米居多。適于線蟲生長和繁殖的溫度為25℃~30℃,低于10℃停止活動,北方根結線蟲對氣溫的要求略偏低一些。通氣性較好、結構疏松的沙質土壤以及連作、偏施無機化肥(特別是氮肥)地發病較重。在黏土、紅壤土、水旱輪作地、增施有機肥料(有機復合肥)的地發病輕。低洼長期積水、板結、干燥情況下不易發病。連作時間越長,發病越重。
四、防治方法
根結線蟲主要危害蔬菜的根部,地上部癥狀不明顯,常不能引起菜農的注意,等到地上部表現出明顯的癥狀時,對其防治已基本沒有任何意義了,只有毀苗重種,所以對根結線蟲的防治應主要以預防為主,施行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防治方法,消滅蟲源,減輕危害。
1.輪作。一般輪作2~3年。對于輕病田可種植抗、耐病蔬菜品種(大蔥、大蒜、韭菜、辣椒等),可減少土壤中根結線蟲的蟲口密度;對于重病田,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效果好,尤其是水旱輪作,可有效減少土壤中根結線蟲量。
2.無病土育苗。選用沒有發生根結線蟲病的土壤育苗,有根結線蟲病的土壤應先消毒后育苗,確保幼苗不受侵染,可減輕成株期發病程度。
3.減少土壤中初侵染蟲量。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根、殘根和田間雜草,翻曬土壤,可減少土壤中越冬蟲量。夏季高溫天氣,利用太陽能提高地溫,進行土壤消毒。大棚栽培棚膜不拆,每1000平方米鋪麥秸或稻草1500公斤,然后翻耕、灌水,再密閉大棚15~20天。對根結線蟲及枯萎病等土傳病害有較好的防治效果。蔬菜收獲后,條件允許時,可灌水淹地幾個月,可使根結線蟲失去侵染力。有多種速生蔬菜,如白菜、菠菜等,能被根結線蟲侵染危害,但由于生長時間短,根結線蟲對其危害性較小。利用這些速生蔬菜,在發病田地或溫室大棚中,于5~10月種植,栽種1~1.5個月即收獲,誘使土壤中大部分根結線蟲二齡幼蟲侵入被捕捉,減少下茬蔬菜種植時初侵染的蟲量,而減輕危害。
4.田間管理。重施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基肥中增施石灰,葉面追施過磷酸鈣浸出液,也可明顯控制和減輕病害。
5.藥劑防治。防治藥劑如噻唑磷、阿維菌素等。目前最新的不傷作物的根結線蟲特效藥是尚采農業的線必治,純生物制劑,殺蟲更殺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