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雙向補償
2018年之前,農村宅基地所有權屬于村集體,房屋所有權屬于農民個人,因此在之前的拆遷補償中,只有農村房屋的拆遷補償。
從2018年開始,農民不僅可以領到農村房屋的補償,而且還可以領取宅基地的補償,實行雙向補償制度。如果家里或朋友家被拆遷了,到時候千萬不要少領了!
補償范圍擴大
從2018年開始,拆遷補償范圍不只限于農村房屋,將主要包括兩方面。
農民的固定財產
農民的固定財產包含農房以及房屋內的裝修。
其他財產
地上附著物補償,比如農民的果園菜園,或者水井廁所等。
除此之外,新增拆遷過渡費,農民在拆遷時可以獲得最低約2萬元的拆遷過渡期安置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包括宅基地、配套設施、租賃費)等,具體根據當地政府標準。
兩種補償方式可選擇
貨幣補償
即根據農民被損失利益的總價值折合成人民幣進行補償。
等價置換
農民可以在政府規劃區域內本著多退少補的原則選購商品房來彌補自己的損失。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撤銷的,以及建制雖然不撤銷,但不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的農民在政府規劃區域內本著多退少補的原則選購商品房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以上兩種補償方式農民可以選擇其中一種。
補償該怎么算
房屋拆遷具體該怎么算,由于各地標準不同,小農菌在此給農友們列出一些計算標準,僅供參考。
征用耕地補償計算方式
現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用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宅基地補償具體計算方式
選擇貨幣補償:
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
選擇等價置換:
房屋拆遷補償=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參照當地普通住宅指導價,由區縣人民政府參照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普通商品房住宅均價、城市規劃等綜合確定。房屋重置成新均價是指一定時間、一定區域內的被拆遷宅基地房屋重置成新平均價,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按照前述區域內農村房屋建設情況在400-700元/平方米幅度內確定。戶均安置面積,按照100-150平方米控制,具體標準由區縣政府根據當地農村經濟水平、農民居住情況確定。
地上附屬物和青苗補助費計算方式
地上附屬物和青苗包括農民的房屋、房屋的裝修、以及院內附著物,如農民自家種的果樹、蔬菜等;還有廁所、水井等建筑。補償的計算標準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一般按市場價格進行補償。
安置費
(被拆遷人或承租人)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助費+沒有提供周轉房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補助費+超過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住宅房屋因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賠償費用。
注意:如果拆遷人提供周轉房且拆遷房屋使用人居住,則公式第二項補助費為0;如果拆遷房屋屬住宅房屋,則公式第四項賠償費為0。
這四類房屋也可獲得拆遷補償
為了彌補農村拆遷賠償中的不合情理的地方,體現出人性化拆遷,從2018年起,以下4種無證的房屋也可以獲得拆遷賠償款了。
上個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房屋
上個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的原因,雖然很多房屋都沒有證件,但是這些房屋也是合法的,拆遷戶可以獲得全額的拆遷補償款。
房屋依法修建受法律保護
在房屋進行建造時,符合當地建房政策和相關規定,這樣也可以獲得賠付。
代代流傳下來的祖宅
老房子、祖上留下來的房屋,只要能夠證明是屬于自己家庭的產業,拆遷時也是可以獲得相應的拆遷補償款的。
城鎮化規劃的區域范圍
由于農村城鎮化速度的加快,一些地方被規劃進行重新修建,這樣的情況是可以獲得賠付。
禁止三種拆遷行為
在實際拆遷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保障農民的利益,國家做出明確指示,這三種拆遷行為強令禁止:強拆暴拆行為、先拆后補行為以及拆遷無公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