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輕鋼別墅的優點,陽星全如數家珍。長沙晚報記者張禹 攝
長沙晚報記者 張禹
“我回家鄉發展是下定了決心的,有兩個我不能拒絕的理由,一是長沙乃至全省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公司發展前景樂觀;二是父母年近古稀故土難離,我想陪在他們身邊盡孝。”昨日,在位于寧鄉經開區的安星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辦公室里,記者見到了陽星全,這位高大帥氣的80后老板身上,充滿創業者的激情和睿智,他的言語之間,則流淌著對家鄉的眷戀。
陽星全在深圳擁有4家酒店,每年給他帶來數百萬元的盈利,而他更關心的是家鄉的建設。站在公司建造的輕鋼別墅前,陽星全談到自己的新夢想——讓鄉親們都住上更加安全、舒適、環保的房子。他笑著告訴記者,很多朋友都說,他已經從一位洋氣十足的酒店大亨,變成了褲腳粘泥巴的鄉村“鋼鐵俠”,而他則認為:“我就是一個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寧鄉伢子。”
創業:從打工仔到酒店管理者
從寧鄉流沙河鎮一個小鄉村走出來的陽星全,作為家中的長子,從小就背負起家庭的重擔。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他說自己什么苦都能吃。
18歲那年,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他毅然選擇放棄學業外出打工。艱辛打工路從長沙走到深圳,他從酒店最基層的服務生做起,靠著自己的勤奮努力和聰慧悟性,成為酒店的管理層,也總結出一套酒店管理的好經驗。
2005年,陽星全成立了酒店管理公司,帶著自己的管理團隊,在當地酒店業擦亮了金字招牌。回鄉之前的他,已經在深圳投資經營多家酒店,還擔任深圳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而這些在外人看來的“幸運”,蘊含了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和努力。
回鄉:好政策送來創業機遇
“天邊飄過故鄉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喚……”陽星全特別喜歡這首《故鄉的云》,在深圳的時候,他每次聽到這首歌,思鄉之情就泛濫成河。
回故鄉,建家鄉,憑的不僅是情感,更要有展業的基石。在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市場調研之后,2016年陽星全開始籌備建造輕鋼別墅的公司,并且決定把首要推廣地選在老家寧鄉。他告訴記者,幾年前去國外旅游時,輕鋼別墅就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具有外形美觀、節能環保、隔音抗震、工程周期短等優點,而且性價比高,非常適合在中國鄉鎮推廣。
政策春風拂面,也讓他歸鄉心切。2017年5月,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擴大裝配式建筑覆蓋面,計劃到2020年,全省市州中心城市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超過30%,其中長株潭三市中心城區超過50%。同時,在財政獎補、工程審批、稅費優惠、容積率獎勵等方面給于政策支持。對此,陽星全更堅定了發展輕鋼別墅的信心,“此時返鄉創業時機正好,大有可為!”
去年11月,湖南安星居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寧鄉經開區,注冊資金5000萬元。目前,公司已在湖南股權交易所掛牌。熟諳市場營銷之道的陽星全,讓原本并不廣為人知的輕鋼別墅,迅速成為城鄉熱議的話題,而2018年裝配式建筑產業湘江論壇在寧鄉舉行,更是聚焦了全國業界的目光。
惠民:讓輕鋼別墅扮靚美麗鄉村
近20年從事酒店管理的經歷,造就了陽星全追求完美的理念。說起如今的輕鋼別墅建筑行業,陽星全坦言,盡管兩個行業看似相隔甚遠,但是二者之間卻有共性,就是為人們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家”。
“比起傳統的磚瓦房,輕鋼別墅優點太多了。”參觀公司的樣板房時,記者遇見了來自四川南充的肖先生,他通過網絡比較多家同行公司,最終選擇來安星居訂制輕鋼別墅。肖先生樂呵呵地說:“我們村里正在發展民宿,我是第一個建輕鋼別墅的,肯定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入住。”
在公司的生產車間里,40多歲的楊智正在檢查即將打包裝車的構件。來自寧鄉西部山區的他,以前是一位做鋁合金門窗的師傅,今年春節后帶著手藝進入公司,如今一個月能掙到近兩萬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公司發展迅猛,業務擴展到了鄂豫滇黔等地,一些加盟商也紛至沓來,而隨著公司的快速發展,已經招納了200多名農民工,幫助不少貧困戶從此徹底摘掉“窮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