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天氣特點
上周,我國南、北方均有一個多雨區,北方多雨區主要位于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地區,大部地區降水量有10~100毫米;南方多雨區主要位于華南中南部、云南南部、江漢大部、江南西部,降水量有25~100毫米、局地達100~250毫米,上述大部地區降水偏多5成至4倍。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四川盆地中東部、貴州北部等地降水量不足1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
全國大部農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其中西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南部、黃淮中西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西南地區北部等地偏高2~6℃;僅新疆北部、廣東東部等地氣溫偏低1~4℃。
全國大部地區日照時數接近常年,西北地區中東部、東北地區中北部、華北地區西部、華南中西部、云南南部等地日照偏少3~8成,江淮大部、江南東北部、西南地區中北部等地偏多1成至1倍。
二、作物生長發育狀況
上周,東北和西南地區大部一季稻處于乳熟至成熟期,長江中下游大部處于抽穗至乳熟期,部分進入成熟期。全國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36%和62%;一類苗比例較上周增加7%,二類苗減少8%。各主產省中,吉林、遼寧、安徽、貴州一類苗比例較上年和近五年同期持平或略高,湖北較上年略高、較近五年同期略低,重慶較上年和近五年同期持平,江蘇和云南與上年持平、較近五年同期略低,黑龍江和四川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
東北地區、內蒙古、華北、西北地區大部春玉米處于乳熟期,局地進入成熟期;西南地區大部已收獲,少部分仍處于乳熟成熟期。全國一、二類苗比例分別為38%、62%,一類苗比例較上周增加1%,二類苗減少1%。黑龍江、遼寧、山西、新疆一類苗比例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甘肅和陜西高于上年低于近五年同期,內蒙古低于上年、高于近五年同期,吉林、河北、寧夏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同期。
西北地區、華北、黃淮夏玉米處于吐絲至乳熟期,河南西部、陜西關中局地已成熟;西南地區大部處于乳熟至成熟階段。夏玉米一、二類苗的比例分別為27%、73%;一類苗比例較上周增加2%,二類苗減少2%。
新疆、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棉花大部處于裂鈴吐絮期。
東北地區大豆主要處于鼓粒期,僅南部部分地區仍處于結莢期;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處于開花結莢期,部分進入鼓粒期;新疆處于鼓粒期。
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北部、內蒙古、東北地區馬鈴薯處于開花至成熟收獲階段。
江南晚稻大部處于孕穗抽穗期;華南大部處于分蘗至拔節期。全國一、二類苗的比例為17%、83%,與上周相比持平。
三、土壤墑情分析
上周,全國主要農區20厘米土壤缺墑站點百分比較上周增加0.3%,較上年同期多9.9%,缺墑地區主要位于遼寧西部、河北南部、山西南部、陜西中南部、河南西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重慶西部、貴州北部、四川東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圖4);土壤過濕站點百分比較上周增加1.2%,較上年同期少7.5%,過濕區主要位于黑龍江東部和北部、吉林東部、遼寧東北部、浙江東南部、江西南部、湖南中東部、海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以及廣東大部、云南中南部;全國其余大部地區墑情適宜,墑情適宜站點百分比較上周減少1.5%,較上年同期少2.4%。
四、各農區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東北、內蒙古:本周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周前期多晴好天氣,利于玉米、一季稻、大豆等作物灌漿乳熟。但后期東北地區中北部、內蒙古東北部出現3~4天陰雨天氣,日照偏少3~8成,部分低洼農田土壤持續過濕,對作物產量形成不利;內蒙古中西部和黑龍江西部的部分地區出現暴雨、風雹等強對流天氣,導致局地農作物倒伏、被淹。
西北、華北、黃淮:華北中北部、黃淮大部降水量普遍有10~50毫米,土壤墑情適宜,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1~4℃,日照接近常年同期,光溫水條件利于玉米灌漿乳熟、大豆結莢鼓粒、棉花裂鈴吐絮和經濟林果生長。但西北地區中東部大部單日日照時數≤3小時的天數有4~7天,日照偏少3~8成,持續陰雨寡照天氣不利玉米、馬鈴薯等作物產量形成;新疆北部氣溫偏低2~4℃,不利于玉米灌漿和棉花吐絮。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陜西中部、河北南部基本無有效降水,土壤缺墑,部分田塊出現旱情,不利作物穩健生長。
江淮、江漢、江南:周內大部地區多晴好天氣,氣溫較常年偏高1~4℃,日照正常或偏多1~8成,利于一季稻灌漿乳熟、晚稻孕穗抽穗、棉花裂鈴吐絮和經濟林果采收上市。但江西北部降水量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區旱情持續,影響作物生長發育。
華南、西南:海南、福建大部、廣西西部和北部氣溫、日照接近常年,西南地區中北部偏高1~6℃、日照偏多3~8成,光溫水條件利于晚稻分蘗拔節、一季稻和春玉米灌漿成熟收曬、烤煙成熟采收。但云南南部、廣西東部和南部、廣東大部、福建沿海出現3~4天陰雨天氣,降水較常年偏多5成至2倍,日照偏少3~5成,多雨寡照天氣不利于一季稻灌漿成熟、晚稻分蘗拔節和玉米收獲晾曬;其中,廣東中東部、廣西南部、云南南部和四川西北部累計降雨量達100~400毫米,部分地區作物遭受洪澇災害。
五、主要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與影響評估
暴雨、洪澇、大風、冰雹:周內,內蒙古中西部和東北部、山西北部、黑龍江西部、廣東、廣西、云南西部和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出現大到暴雨,并伴有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局地出現洪澇災害,造成水稻和玉米倒伏被淹、折斷、烤煙葉片品質受損。其中,廣東惠州局地日降水量突破歷史記錄,內蒙古大到暴雨范圍廣,局部引發嚴重洪澇災害。據不完全統計,本周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11.7千公頃。
六、未來一周天氣及關注重點
預計本周,全國大部地區以晴或晴雨相間天氣為主,氣溫正常或偏高,光溫水條件適宜,總體利于秋收作物產量形成以及蔬菜、經濟林果和設施農業生產。
西北地區、華北北部、東北地區北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但主要農區初霜期接近常年或偏晚,7-9日初霜凍主要發生在內蒙古東北部和黑龍江西北部森林草原區,對玉米和一季稻等作物正常成熟影響不大。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等地無降水或降水量不足5毫米,土壤墑情偏差,部分地區旱情發生發展。
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北部、江淮、江漢、江南等地累計降雨量有10~30毫米,西南地區大部、江南東南部、華南等地有50~100毫米,局地120~180毫米,降水利于土壤增墑。四川東部、重慶西部缺墑將有所緩解,對秋收作物灌漿、油菜播種有利;但西南地區西部和南部可能出現連陰雨天氣,不利于秋收作物正常成熟和收曬。此外,西藏東南部、華南沿海等地局部地區有大到暴雨,易出現澇災。
七、農業生產建議
目前全國大部地區秋糧作物處于產量形成的關鍵期,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做好作物后期田間管理。東北地區北部、內蒙古東部要注意做好早霜凍防御工作,土壤過濕的地區要及時散墑,發育期偏晚的田塊要采取促早熟措施,促進作物正常灌漿成熟。山西南部、河南西部、陜部中部、河北南部等降水偏少的地區要及時查看農田墑情,有灌溉條件的田塊要及時灌溉,確保玉米、大豆等作物后期生長用水。新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要及時整枝打葉,增加棉田通風透光,提高產量和品質。
南方地區要加強稻田水肥管理,促進一季稻灌漿、晚稻形成豐產群體。西南和華南降水天氣多或降水強度大的地區應注意及時排澇,減輕農田漬澇災害;同時西南地區要抓住降雨間隙及時收割晾曬成熟作物,陰雨日數偏多的地區要注意通風晾曬,防止籽實發芽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