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農產品網:常寧市煙洲鎮石嶺村的朱松柏曾經是當地的一名采沙場老板,為響應國家環保政策,他主動關閉沙場,流轉周邊100余畝荒地種植羅漢果,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在羅漢果種植基地看到,路旁的田野上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羅漢果棚架,棚下一個個形似雞卵青綠色的羅漢果掛滿了枝頭上,引來不少游客拍照觀賞,十幾名農戶正在給羅漢果修枝、澆水、施肥,忙得熱火朝天。
十九大以后,朱松柏自愿配合政府關停沙場,正當一籌莫展想尋新的活計時,荒棄的土地讓他眼前一亮。隨后,便擼起袖子干起了大事兒!高價承包土地后,又遠赴廣西考察學習,看到羅漢果確實是種好藥材,便決定把羅漢果帶回當地種植。
通過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朱松柏邀請了周邊20多名農戶加入基地,并吸收了當地9名貧困戶,帶動當地村民就業增收。
據了解,朱松柏是常寧種植羅漢果的“探索者”,他告訴記者,坐落在舂陵河畔,依托優質的地理環境、自然氣候和豐富的水土資源,非常適合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而種植羅漢果的品質與全國最大羅漢果種植基地的品質并無區別。
羅漢果的生長周期比較短,石嶺村的羅漢果預計今年10月份就可以成熟上市,每畝至少可創造6000元的經濟效益。明年朱松柏還將繼續擴大規模,吸收更多的村民加入,帶領村民穩定增收。(曾銳)
內容來源:大義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