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聯農產品網:越奮斗越幸福,今天帶您認識兩位八零后奮斗青年。
7月14日一大早,記者在白沙鎮陽興村興旺種養場見到了兩位80后青年——曾另優、曾祥福忙碌的身影,他們來回穿梭在幾個豬舍,檢查生豬的生長情況,給生豬喂食,忙得已是滿頭大汗。
在陽興村,曾另優、曾祥福兩位80后已是有名的“養豬達人”,用近十年的時間,由當初80頭生豬,發展到現在的近900頭存欄生豬,年出欄生豬近2000頭,他們十年的堅持,十年的奮斗,十年的成長,詮釋了當初棄城歸鄉發展生態種養的初衷。
曾另優告訴記者,2008年以前自己在廣東打工,收入還算穩定優厚,但返鄉在本地發展生態農業的想法一直盤踞在腦海里,當年他毅然決定辭職,先從科學養豬,向市場供應健康安全的豬肉起步,但萬事開頭難,由于養殖經驗不足,市場行情不樂觀,看著一直虧本的豬場,他的心在滴血。
不服輸的曾另優并沒有因為失敗而退縮,而是努力學習養殖技術,在不斷摸索下,豬場開始有了起色。80后青年曾祥福在他的影響下,也于2015年從廣東回到家鄉加入養豬行業,兩人一起當起豬倌。通過兩人的努力,養豬技術日益精湛,環保設施逐步完善,實現了生態種養,廢物利用。
如今,他們除養豬外還在豬場周邊流轉荒山近百畝種植籽殼樹和樟樹。他們說,自己是從養豬起步的,現在養殖技術也成熟了,會堅持當好豬倌,將來要建立大數據信息庫,讓每一頭豬、每一塊豬肉都有跡可循,既能更科學地養豬,也保證豬肉的安全衛生。(谷阜 陽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