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表示,鮮果和鮮菜價格季節性下跌對6月份CPI運行形成了下拉影響。展望下半年,物價水平大幅上漲的可能較小,將維持在較低水平運行,通脹不會成為影響貨幣政策的主要干擾。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表示,從同比看,CPI同比漲幅略有擴大,繼續保持溫和上漲。食品價格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05個百分點。其中,雞蛋和鮮菜價格分別上漲17.1%和9.3%,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27個百分點。
“6月CPI同比抬升0.1個百分點至1.9%完全符合預期,新漲價因素約貢獻0.4個百分點,食品項對CPI同比如期逐步減緩。”招商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張一平表示,鮮果、鮮菜價格已經連續第4個月錄得負增長,而豬價環比則由負轉正小幅反彈1.1%,下半年豬價有望繼續修復。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也表示,6月份CPI的走勢主要受季節因素影響,豬肉價格連降3個月后小幅反彈,但鮮果和鮮菜季節性下跌,食品價格環比下跌0.8%,同比維持在0.3%的低位,仍是CPI的主要“拖累”。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今年上半年,CPI整體平穩,雖然年初反彈至2%以上,但近幾個月同比漲幅又回落到2%以下,預計三、四季度豬肉價格可能企穩回升,也許會帶動食品價格小幅上升。非食品價格則可能保持基本穩定。在國內需求穩中趨緩、狹義貨幣M1增速持續走低以及PPI下半年可能有所回落的背景下,未來CPI缺乏顯著反彈的動力。從翹尾因素來看,7月之后將顯著回落,因此下半年通脹水平大幅上漲的可能較小。預測全年CPI同比上漲2%左右,物價維持在較低水平運行。
姜超也認為,考慮到信用收緊、社融低增對經濟需求的壓制,CPI維持在低位,未來中美貿易摩擦雖然會對通脹有一定干擾,但當前影響可控,還需進一步觀察貿易摩擦規模是否繼續擴大。整體來說,年內通脹壓力并不大,不會成為影響貨幣政策的主要干擾。
張一平也表示,整體來看,通脹仍將維持溫和擴張態勢,難以對貨幣政策形成掣肘。根據模型估算,名義GDP仍將能維持在10%以上的水平,此前市場對此過分悲觀。下半年CPI同比或將進入平緩的下行階段,全年CPI同比漲幅高點難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