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產品網】2018,新的一年新的開始,各行各業人士都開始忙碌自己的工作。農民也如此,他們又在考慮著種植哪些農作物收成高,市場經濟價值高,種植哪些農作物可以享受更多的農業補貼。2018年的農業補貼政策是如何調整的?享受補貼的范圍是什么?大家請往下面看!
一、農業補貼確定為十二大類
明年的農業補貼范圍依舊按照2017年出臺的《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來施行,包括十二類補貼:
(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2)農民專業合作社補貼;
(3)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補貼;
(4)適度規模經營補貼;
(5)農機購置補貼;
(6)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補貼;
(7)綠色高效技術推廣服務補貼;
(8)畜牧水產發展補貼;
(9)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補貼;
(10)農業結構調整補貼(包括糧改豆、糧改飼、耕地休耕等);
(11)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補貼;
(12)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玉米、大豆種植者補貼。
二、補貼對象鎖定三類人群
上述這些農業補貼的補貼對象基本鎖定了三類人群,即: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擔項目任務的單位或個人。在這三類人群中,補貼重心又傾向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一類人群。比如廣東省在適度規模經營補貼中,制定了“支持發展種糧大戶獎補項目”,其中就自行規定了對當年評選的前20名種糧大戶給予一次性獎補,每個種糧大戶獎勵15萬元,獎補資金可用于購買插秧機、糧食烘干等設備。
三、補貼形式多達八種
與往年相比,部分補貼形式會取消作廢,今后將主要采取直接補助、政府購買服務、貼息、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資產折股量化、擔保補助、設立基金八大補貼方式,各省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加以選擇。
農業補貼對于農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收入,所以農業補貼越來越受農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