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需要有個經營主體:
拿補貼的先入門檻就是你必須是新型經營主體,這就好比身份證,有這個證才能有資格申報補貼,而不是埋頭苦干;對于小規模的農戶來說,家庭農場這一新型經營主體是最合適的。
2、爭取地方政策:
很多地方政策與國家的大型財政補貼不一樣,更多的支持地方優勢特色的項目,符合地方的特色支持范圍,在不具備規模優勢的情況下,申報家庭農場示范,地方直接補貼5—20萬;繼而申報相關家庭農場的政策補貼。
3、注意事項有哪些?
我們既然已經知道小項目我們就卯足勁拿地方政策,那么到底要注意哪些呢?
1)財務規范、票據保存完好;
2)與地方農經站、農委保持良好的溝通關系,既然是地方政策,與地方政策保持良好暢通的關系是每個人應該做好的;
3)材料符合要求,即便你知道地方政策有哪些可以申報,但是材料不夠規范也是白忙。
政策是什么?
是國家針對這個行業的一個整體性改革的風向標,尤其是對農業這樣一個政策性行業來說,政策決定了整個行業的趨勢和發展。
一共有多少個政策?
國家每年發布百余個政策,上萬億的補貼,這些都是什么?政策又說了什么?補貼誰能領?怎么領?
農業種植合作社、農村合作社可以享受哪些優惠補貼?
國家新增的農業補貼將向適度規模經營的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適度傾斜。那么農業種植合作社以及農村合作社補貼政策有哪些?
優惠類政策
稅收優惠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農業產品,視同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免征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從農民專業合作社購進的免稅農產品,可按13%的扣除率計算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機,免征增值稅;
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本社成員銷售的農膜、種子、種苗、化肥、農藥、農機,免征增值稅。
用水用電優惠
規模化生豬、蔬菜等生產的用水、用電與農業同價;
電力部門對糧食烘干機械用電按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從低執行的政策。
補貼類政策
國家給予農村合作社的補貼政策有土地流轉補貼、貸款補貼、購農機補貼、種糧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農業保險補貼、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退耕還林補貼、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等,具體項目的申報還要根據各省市的具體情況有些不同。
在試點階段,主要選擇高標準農田建設年度項目區域范圍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扶持,對個別流轉耕地面積較大的,也可以在項目區域范圍以外單獨立項扶持。建立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使用、管護一體化的新機制,保證農業綜合開發建設成果長期發揮效益。
對用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貸款,中央財政予以貼息。允許采取銀行貸款、財政補助、自籌資金“三位一體”、貸補結合方式,吸引金融資金投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
涉農項目扶持類政策
另外,在專項扶持類方面,國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有扶持。單個項目申報實施面積,原則上農民合作社試點項目平原地區不低于500畝、丘陵山區不低于300畝,對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每畝土地財政資金補助不超過1,500元/畝。
但是,對申報項目的合作社也設立了相應門檻:
要求具有法人資格;
具有良好的誠信記錄,具備相應的項目建設和經營管理能力;
符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有關規定,產權明晰,章程規范,運行機制合理;
持續經營一年以上,財務管理比較規范,示范帶動作用強。
農產品流通政策
鼓勵和引導合作社與城市大型連鎖超市、高校食堂、農資生產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實現產(供)銷銜接。
人才支持政策
從2011年起組織實施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每年培養1,500名合作社帶頭人。繼續把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才培訓納入“陽光工程”,重點培訓合作社帶頭人、財會人員和基層合作社輔導員。鼓勵大學生村官參與、領辦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