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菇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是拌涼菜和火鍋食品的原料之一。在日本等許多國家被譽為“益智菇”、“增智菇”和“一休菇”。而金針菇常常被人們稱為明天見,這是為什么呢?
金針菇難消化
金針菇的細胞壁中含有特別難被消化的膳食纖維殼多糖(又叫幾丁質,是組成蝦、蟹等甲殼類動物殼的主要成分),一般只溶于無機強酸,雖然我們的胃液酸性很強,但還是很難完全消化這些物質。
咀嚼不透
牙齒是人體的第一道消化關口,食物的咀嚼程度和消化程度成正比的,金針菇中的真菌細胞壁是比較難消化的,若是咀嚼不透徹,胃腸不能很好的進行消化吸收,也會出現“明天見”的現象,這也是為什么有些人吃金針菇不“明天見”的原因。
金針菇的食用禁忌
1、金針菇性寒,脾胃虛寒者金針菇不宜吃得太多,陽虛體質忌食,以及慢性腹瀉的人也應少吃;
2、關節炎、紅斑狼瘡患者也要慎食,以免加重病情;
3、金針菇宜熟食,不宜生食。因為新鮮的金針菇中含有秋水仙堿,食用后容易中毒。但秋水仙堿易溶于水,充分加熱后即可破壞,所以,食用鮮金針菇前,應將其在冷水中浸泡2小時,烹飪時要把金針菇煮軟煮熟,以便秋水仙堿分解。
4、注意適量,每次20~30克即可。過量食用這類食物易致動風生陽,觸發肝陽頭痛、肝風眩暈等宿疾,此外,還易誘發或加重皮膚瘡瘍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