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民農村,關系國計民生。40年前,農村改革按下了中國偉大改革事業的啟動鍵,中國大地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40年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中國的鄉村發展,又將去向何方?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鄉村振興,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歷史任務。幾十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進步,但發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其中,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的不充分。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是補不足、強短板的客觀要求。
鄉村振興,是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我國農村人口占比超過40%,鄉村不僅是生產場所,更是生活場所,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就是要從生產、生活、生態等各個方面入手,加強億萬農民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鄉村振興,是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如期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繪就中國鄉村的美好圖景,譜寫新時代農村發展的新篇章,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國“三農”發展把舵定向;去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的“七條道路”;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明確了鄉村振興的時間表;今年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扎實推進“五個振興”,指明了鄉村振興的路線圖。
當然,我們必須認識到,推進鄉村振興的全局工作,仍存在亟待厘清的問題,面臨不得不克服的障礙、不得不跨越的難關。我們必須全面深化改革,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迎難而上,實現突破。
鄉村發展,去向何方?去向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遠方。我們期待著,期待著中國鄉村美好圖景早日實現。